114年度品德教育雙語繪本教學培訓工作坊 再創高峰
如何善用繪本作為教學資源,並於教學現場結合生命、環境、自然生態等議題進行品德教育與雙語教學?114年度「品德教育雙語繪本教學培訓工作坊」於7月8日至11日隆重登場!本年度共舉辦兩梯次,計有39位國小第一線教師參與,學員來自全臺11個縣市39所學校,涵蓋正式教師與代理教師。任教科目橫跨國語、英語、數學、社會、綜合活動、音樂、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自然科學等領域,展現多元教學背景與專業樣貌,亦充分體現全臺教師對品德教育與雙語教學的高度熱忱與實踐力。


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長期與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攜手合作,不僅共同出版兩系列共30本的《品德教育雙語繪本》套書,更開發配套課程包供教師教學使用。為推動教材落實於教學現場,自2022年起共同辦理「品德教育雙語繪本教學培訓工作坊」,每年舉辦兩梯次、每梯次為期三天,至今已累計舉辦四期、八個場次,成功培訓來自全臺共171位學員,成果豐碩,廣獲肯定。
本培訓課程設計聚焦在「認識品德及雙語教育」、「整合品德與雙語教學的教學規劃」及「品德雙語教育的實作與檢核」三大主軸。不僅強調雙語繪本教學的實務操作與多模態應用,更著重跨領域共備與教學演示,鼓勵學員進行跨校交流、共同備課與即時回饋,將所學轉化為具體教學實踐。此外,基金會特別邀請成功大學漢學研究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邱冠儒,以及中國文學系漢學組博士生嚴浩然,擔任《小兒語》與《論語》課程講師,引導學員深入理解繪本背後的經典文本與文化脈絡,進一步提升教學厚度與素養內涵。
工作坊開幕式中,國立成功大學外語中心主任鄒文莉特別致詞,勉勵學員珍惜此次共備與交流機會,透過實作互動與經驗分享,將品德與雙語教學有效結合,打造兼具在地文化與國際視野的素養教育現場。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高實玫院長鼓勵參與本次工作坊的老師發揮共學精神,珍惜與來自不同領域和地區的老師一起發展教案及互相觀摩的機會,讓工作坊成為共學場域。至善教育基金會林盈利執行長亦期許教師們能將所學落實於日常課堂,更期待《品德教育雙語繪本》能協助教師在品德教學上與學生靈巧互動,作為深化品格教育與語言能力的有力工具,進而為孩子們奠定良好的人格素養與語文基礎。
本次為期三天的「品德雙語教育培訓課程」邀請多位學者與教育實踐者進行精彩授課與實作指導。除了上述提及《小兒語》與《論語》課程,首日課程亦由臺南市西門實驗小學許媖華老師與呂翠鈴校長講授「品德教育怎麼教暨教學資源專網運用」,鄒文莉教授與呂翠鈴校長進一步講述「全球在地化臺灣雙語教育理念與課程規劃」。
第二日課程聚焦於「論語與小兒語系列雙語繪本教學」,由呂翠鈴校長與鄧佳琳老師講授「課程設計與教學」及「多模態教學簡報設計」,下午則由高瑞敏老師與施緯華老師講授「語言的使用練習與評量」與「多模態在品德教育雙語繪本學習上的應用」。
第三日則進行「分組試教練習與講評」,由鄒文莉、高實玫、陳慧琴三位教授全程指導,最後進行「心得分享與結業式」,為本次課程畫下圓滿句點。
主辦單位期盼透過本次工作坊吸引更多教師與學校投入品德雙語教育的推動行列,攜手為臺灣培育兼具優良品德與國際競爭力的下一代學子,共同打造一個具有文化深度與全球視野的教育現場。

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盈利老師在會中以溫暖而具啟發性的語調,細緻闡述《品德教育雙語繪本》套書的創發緣起、核心設計理念以及未來推行藍圖:首先,她指出本套書植基於「品德養成須自幼扎根」的價值信念,希冀透過中英雙語並陳的敘事形式,讓兒童在語言學習與品德教育雙軌並進的情境中自然養成同理、感恩與責任意識;其次,她說明團隊廣邀跨領域專家——涵蓋教育、心理、兒童文學與英語教學等——共同參與編寫與審訂,以確保文本內容兼具學術嚴謹性與教學實用性,同時以活潑插圖與情境式對話提升閱讀動機;再者,林老師強調基金會將結合師資培力、教案示範與線上資源平台,協助第一線教師迅速導入課室,並透過區域基地學校推動回饋機制,持續收集實踐經驗、優化教材;最後,她展望本計畫將與地方政府及國際夥伴攜手,逐步擴長至更多校園與社區,期能在全球化與雙語化浪潮中,為下一代播下兼具文化根柢與世界視野的品德教育種子,形塑更具包容力與創造力的未來社會。
為了讓教材的理論基礎與教學實踐更趨完備,基金會特別邀請成功大學漢學研究發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邱冠儒,以及中國文學系漢學組博士生嚴浩然,分別擔綱《小兒語》與《論語》課程講師。兩位學者以深厚的經典素養與鮮活的教學經驗,循序引導學員從字義、篇章到整體文化脈絡,體悟繪本背後所蘊含的倫理價值與精神底蘊;同時,他們透過情境式討論、跨文本對讀與實務演練,協助教師將古典智慧轉化為符合當代課室需求的雙語教案,並強化課程的文化深度與批判思考向度。隨著多元互動與反思歷程不斷展開,學員不僅在專業知識上獲得扎實養成,亦在教學信念上凝聚了促進孩童全人發展的共同願景──相信在未來的教室裡,這股源自經典、活化於繪本的溫暖光芒,將持續照亮更多孩子的學習旅程,並在語言與品德雙軌並進的教育藍圖中開出希望的花朵。



臺南市西門實驗小學許媖華老師與呂翠鈴校長攜手登臺,結合多年實務經驗與創新視野,系統性地闡述「品德教育怎麼教暨教學資源專網運用」之整體架構與實踐策略;她們以生動案例與分層導引的方式,說明如何從教育政策目標出發,透過數位化教學資源與校本課程設計,將「誠信」「關懷」「責任」等核心品德融入日常課室情境,並透過跨領域協作及社群共備機制強化教師專業成長。講授過程中,兩位講者善用互動式平臺與線上教材示範,展示在地資源與全球素材如何互補交織,鼓舞現場學員重新思考品德教育與雙語教學的整合可能;更重要的是,她們以充滿期待的語調描繪未來藍圖——隨著線上專網的不斷優化與教師社群的持續擴大,將有更多創意教案與成功案例被分享至教育現場,進而形成正向循環,讓每位孩子皆能在多元文化交會與品德價值引導之中,獲得深刻且持久的學習力量。
學員分組試教演示在溫暖而積極的氛圍中熱烈展開──每個小組皆精心運用《品德教育雙語繪本》所蘊含的文化情境,將「關懷」「尊重」「責任」等核心價值透過中英雙語故事、生動角色扮演與多媒體互動活動具體呈現。鄒文莉、高實玫、陳慧琴三位教授全程關注,隨時以專業視角提出細緻回饋:他們引導學員釐清教學目標與評量對應,協助優化提問策略與語言輸出設計,並鼓勵運用在地素材與國際案例交互輝映,以提升課程的跨文化敏感度。透過即時講評與同儕互動,參與者不僅深化對繪本文本的理解,更在教案反覆修訂中培養協作精神與創新思維──讓每一次教學演練都成為共同成長的契機。此番歷程為教師們後續在真實課室中落實雙語品德教學奠立堅實基石,也為未來串聯校園社群、共享優質資源,持續孕育創意與善意的教育生態圈注入滿滿希望與動力。




專注聆聽的學員在課堂中靜心沉思,十分投入。

學員分享自己在雙語繪本教學中的創新嘗試與心得體會。